面瘫背后的功夫

2015-08-19 14:01南院针灸按摩科

平时热闹的南院针灸科医生办公室,这时特别安静。为了这位35岁的病友黄先生,熊健主任轻轻关上房门,与病友家属进行病情谈话,并提出一些治疗意见。而家属始终难以相信这么年轻的面瘫者,竟然患有颅内占位性病变。

熊主任详细询问、分析病情后,建议一定要完善头部核磁共振检查(MRI),因为黄先生在外院已行头部CT检查,并无明显异常,他不明白为什么还要做头部MRI,熊主任耐心跟他解释面瘫的原因、病情发展过程、MRI与CT的区别,黄先生才同意配合完成。头部MRI报告出来了,黄先生的面瘫是颅内占位星形细胞瘤所致。于是有了开篇的一幕。

周围性与中枢性面瘫的区别,就是有无眼裂以上症状,包括右侧额纹消失、右眉不能上抬、右眼闭合不全。

据统计,南院针灸科病房曾在5天内收治6位面瘫病友,均有眼裂以上症状。黄先生也有明显的眼裂以上症状,且外院头部CT未见明显异常,在“周围性面瘫”已确诊的情况下,熊主任为何能及时判断出他必须行头部MRI呢?是什么让她有如此高的敏感性呢?

“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西医的辅助检查可验证我们对疾病认识的准确性,也提高了诊疗方案的有效性。”熊健主任对科室的年轻医师说,“黄先生年纪轻,既往体健,其病情在对症治疗2周后没有任何改善,必须重新评估,进一步查找病因。”

“大、小、方、圆”是熊健主任行医30余年一直恪守的原则。大是指大心胸、大胆、大思维;小是指细心谨慎、把每个细节做好;方是指原则性强,有自己的坚持;圆是指待人真诚、包容。而“用心”则是熊主任诊治过的每一位病友给出的评价。

原来,熊主任的“功夫”就是这么长年累月练出来的!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支付宝生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