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心得-中医治未病

2018-07-20 00:00未知

随着当代医学的发展,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发展、更新,强调防线不断前移,早期发现疾病,才能正确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规律,防治病情的发展。

   《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首提治未病之思想,而后孙思邈在此基础上提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的”的论断。

学好中医临床学,积极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

中医治未病主要包括治其未生、治其未发、治其未传、治其未变、治其未复。具体含义为:治其未生者,指健康状态,相当于0级预防。治其未发,指治其有病而无症状;治其未传,防治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低危转高危者;治其未变,防治各种变证兼并发症;治其未复,防治病愈复发。对已病及病的个体进行预防辨别整治,“已未”辨证贯穿其中这与当代预防医学的3防治观念相比具有一致性超前性。

传统的八纲辨证更多适用于有症状体征的已病之体,对疾病发展过的“生”之阶段进行证候、病位、病性、病势的“已病辨证”。“未病辨证”不但可以指导无症之病的个体的用药,而且对未病的个体的早期预防也同样具有重要临床意义。主要含义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指导无症之病的个体治疗。一些疾病在初始阶段,人体内已有潜在病理变化但没有明显临床表现,传统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很难发现病变,借助西医理化手段可以早期发现。例如胸痹心痛(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部分患者已无临床症状,不等于疾病治愈,可以借鉴现代医学关于“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中医病机多为热毒血壅,且病机不变的思路,临证使用清热活血中药预防术后再狭窄和血栓形成。

2. 对未病之体进行早期预防及摄生调养。临床上多用于遗传性疾病、亚健康状态、功能性疾病个体的筛查。目前临床上很多疾病已经从分子生物学角度被证实具有遗传倾向,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对于高危遗传倾向的人群,应尽早进行早期的基因筛查、生活方式指导,这与中医治未病“禀赋异常,后天调养”的预防调护具有一致性。

亚健康状态的个体微观检查未有实据,无法归于西医某个具体的疾病,但往往有中医的临床证候表现。夏克平等从中医的体质辩证角度出发将特定的体质进行归纳分类。例如气虚质、阳虚质、气郁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异禀质的个体再无器质性病变指标,且微观检查无实据的状态下可辨为亚健康状态,这对亚健康个体的生活饮食调养等生活方式干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功能性疾病例归属于西医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的范畴,仅从临床症状往往比较难与器质性疾病进行区分,因两者的治疗方式截然不同,未病辨证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因此,只有学好中医临床学,才能将其充分发挥到中医“治未病”亚健康诊疗上。

 

王双双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支付宝生活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