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阴阳变化对诊疗的指导作用
2019-02-12 00:00未知
授课时间 |
2019年02月12日 |
授课地点 |
名中医馆会议室 |
|||
授课老师 |
卿照前 |
听课人员 |
王双双、夏倩等 |
记录人 |
夏倩 |
|
授课主题 |
一年之阴阳变化对诊疗的指导作用 |
|||||
培训内容及评价:一年之阴阳变化对诊疗的指导作用。附:交节必发头痛案一则。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的生理病理无时不受到四时阴阳变化的影响。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进而得出“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之脉。若阴阳出现失衡则疾病丛生,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又《素问·调经论》云:“阳虚则外寒,阴虚则内热,阳盛则热,阴盛则寒”,此尚属于阴阳失衡而致之轻症,甚者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寒暑过度,生乃不固;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出现“阴损及阳、阳损及阴”的重症。所以,经又以云:“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养生必须顺应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云:“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以顺应四时阴阳消长变化之规律。治病亦须“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遵从“用寒远寒,用温远温”。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提出处方用药的要求,当“无失天信,无逆气宜,无翼其胜,无赞其复,是谓至治。” 看下面这则病案的诊治分析,可能大家会从中有所感悟。 病案.交节必发头痛案 徐某,女,64岁。首诊:诉30年来,每在24节气交节之时,必发头痛,一般持续1~2天,可自行缓解,每次节气必发,无明显诱因。曾在多家医院经行检查和治疗,无效。经病友推荐前来就诊。患者1周前因头晕检查发现血压升高,未服用药物。现症见:时有头晕,如物包裹,无视物模糊、恶心呕吐等症,纳可,二便调,寐一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测血压为151/80mmHg,既往有脂肪肝、高脂血症病史。处方如下: 柴胡10g 黄芩10g 法半夏10g 川芎25g 香附10g 白芍30g 炙甘草10g 僵蚕10g 全蝎3g 蜈蚣1条 大枣10个 生姜3片 x7剂 二诊:此次立秋时未发头痛。现偶有轻微头晕,余无特殊不适。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细。 效不更方,上方14剂。 其后跟踪数月,交节时未再发头痛。 辨治思路详解:《素问·宝命全形论》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气生,四时之法成”,此患者每于交节发病,必与此相关,因为交节之际是为阴阳盛衰之节点、气候变换之枢纽。《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故此,人亦必定受到天地阴阳变化的影响,老弱孺幼之人,自主调节适应能力下降,难以适应。患者在24节气必发头痛,说明其体内阴阳失调,不能顺应自然气候之变化。因而治以调和阴阳为首要,故选最具“和解”之功的小柴胡汤为主方,合芍药甘草汤缓解止痛。久病入络,更以僵蚕、全蝎、蜈蚣通络止痛。《本草正义》说:“香附,辛味甚烈,香气颇浓,皆以气用事,故专治气结为病。”而丹溪说“治头痛必用川芎”,川芎行血中之气,二者相伍治疗气滞血郁之头痛,在临床上验之极为有效,故用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