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笔记--肝癌

2018-04-12 00:00未知

患者,男,54岁,2年前体检发现肝左叶肿块,行手术切除,诊断为“原发性肝癌”,病检示:胆管细胞癌。1年后复发,行介入治疗。1年后复查PET/CT示左肺下叶斑片影,FDG代谢增高,不排除转移;胸部CT示:左下肺斑片状结节。于某院行伽玛刀治疗 。症见:畏寒,消瘦,腹胀气,大便不实,神疲乏力。查: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久病及脾,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湿从内生,故大便不实;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故乏力、消瘦;癥瘕结聚,影响气机运行,故腹胀。结合舌苔、脉象,辨证为脾虚气滞,邪毒内结。

【治法】健脾理气,清热解毒

【方药】 怀山药、石见穿、白花蛇舌草各30g,八月札、菟丝子、红藤各1g5,太子参、补骨脂、鸡内金各1g,炒白术、茯苓 、陈皮、半夏、煨木香、枳实、焦楂曲各9g

服药15剂后畏寒消失,大便正常,仍有腹胀,纳少,肝区痛,脉弦细,舌质红,苔薄白,证属肝阴亏虚,治拟养阴柔肝,益气健脾,予四君子汤合一贯煎加减。访方随证加减服药数月,病情稳定。

【按语】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指发生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为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肝癌常无明显症状,中晚期肝癌患者可表现为肝区疼痛、腹胀、纳差,乏力、消瘦、上腹部包块等 ,部分患者伴低热、黄疸、腹泻、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结节破裂后可出现急腹症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病变可侵犯远处组织器官或发生肝内转移,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肝癌具有起病隐匿、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侵袭性强、预后差、病死率高等特点,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本病在中医学中属于“肝积”“癥瘕”“积聚”“膨胀”“黄疸”“痞气”“癖黄”等病证范畴。其病因病机主要为饮食不节,疲劳过度,脾胃损伤或情志郁结,肝郁脾虚,脏腑失和,气机阻滞,瘀血内停,毒邪内蕴,结而成积。中医学常将肝癌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肝瘀脾虚型 ,湿热结毒型 、脾虚湿困型及肝肾阴虚型。

该患者病机为脾虚气滞,久而化火生毒致瘀,气瘀毒互结而成肝癌。用太子参、白术、茯苓 、怀山药益气补脾;八月札、陈皮、木香、枳实疏肝理气;红藤、石见穿、白花蛇舌草清热毒;菟丝子、补骨脂补肝肾;焦楂曲、鸡内金消食和胃;复诊加北沙参、天冬、枸杞滋阴生津,取滋水涵木之意;加夏枯草、海藻、生牡蛎软坚散结。诸药相合,切中病机,既能祛邪,又不伤正气,故邪去正安,疗效明显。

 

 

王双双

更多我院平台二维码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支付宝生活号